萬之
  跨過那座周身爬滿青藤的小石橋,就進入了東屏村。一股寧靜古樸的農家風情撲面而來。駐足細看,村後是蔥蘢蒼翠的連綿山丘,眼前是一條細細彎彎的小街。街的一邊是連排的民居,一邊是淙淙的小溪。一個老伯叼著旱煙,眯起雙眼打量著我們。倒是那幾條狗對我們這些闖入者毫不在意,徑自玩鬧。曾經到過不少的古鎮、古村,如這般原生態的,還是第一個。
  東屏村位於浙江三門橫渡鎮,因村東的東坑山形似一道帷屏,故名東屏。這裡是三門縣陳姓聚居的第一大村,至今尚存有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300多間。走進古村深處,仿佛就穿越到了古代。路是鵝卵石鋪就,兩邊小草青青;牆是亂石壘成,底部青苔依依;窗是圓拱形的,灑滿了人間煙火;門是木製的,輕輕一推“咿呀”作響。在這樣幽靜的深巷裡徜徉,你可以懷舊也可以思古,浮躁的心漸漸趨於平靜。
  在東屏,幾乎每個宅院門前都有一塊寫著“某某道地”的牌子。經打聽才明白,道地指的就是一個宅院。在東屏,大規模的道地還保存有多處,雖然已經破敗,但從其遺跡上,我們依然能感覺到它當年的風韻和氣派。我見到的第一個道地叫“石灘道地”。它建於清代早期,是一棟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木結構雙層四合院。正南是大石門,東邊有二道門,三處出入口有迴廊相連。因是在亂石灘上建起的,故名“石灘道地。”它的規模雖然不大,但結構嚴謹,佈局合理。
  東屏還有一個有名的道地,號稱“華堂三台”。據《東屏村陳氏家譜》記載,清康熙年間“海禁”開放以後,陳氏祖先經商有方,積累了大量財富,建成了以“華堂三台”為代表的民居建築群。“華堂三台”中保存得最完好的是“陳方來民居”,也稱“上新屋道地”。該道地坐北朝南,臨街面溪,占地860平方米,二進院落。這座宅第的外觀飛檐翹角,高高的馬頭牆玲瓏秀氣。內部大天井套著小天井,圓鼓形的柱墩刻著精美的圖案。門窗上,梁柱上都雕龍畫鳳,古韻悠悠。據介紹,這個道地是東屏古民居的傑出代表,極具觀賞價值,也為研究當地古民居的建築特色提供了實物資料。
  在時光的打磨中,東屏村的大部分民居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,以往的精緻和唯美,現在多只剩下依稀可見的印痕。穿梭在鵝卵石鋪就的院落小巷中,看陽光在凹凹凸凸的石頭上折射出斑駁的光影,我只能在想象中影印東屏村曾經有過的輝煌和華彩。好在2013年東屏村入圍了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,該縣也成立了東屏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指揮部,在不破壞村落“原真性”的基礎上,開始了局部修繕。
  走出村口那座石橋時,落日正舒緩地撫摸著這個古樸的村落,七彩的光暈把這個小村映襯得美麗而妖嬈。一位老農擔著剛從山上挖來的竹筍沿著村道緩緩而來。我不禁想起了那首歌:“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,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……”東屏古村不就是凝固的古典音樂嗎。  (原標題:靜靜的東屏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xyhwmmauxh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